摘要:漢字的美學創辟,在于漢字圖象營造的通感.這種通感,在被充分形式化后,成為固定符號,通向了普遍的共通感.漢字圖象最初與先驗直觀相關,得自對天文、地文和人文的感悟,這種感悟一方面極其抽象,另一方面,卻又保留了感性特征.漢字的傳達媒介,始終與圖象相關,由此而凝聚人的全面豐富感性.在中國文化中,圖文混排的形式,提示著漢字圖象具有敘事優長,正是在敘事中,通感經由情境化而充分實現.比較中國歷史上的重要文本,可以看出漢字的敘事較之單純圖像敘事更具超越性,因為漢字敘事本身就是更高級的圖象敘事.日常讀寫時,常常被遮蔽的漢字通感,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默會知識和集體無意識,但是卻會在認字、識字的追憶中,在對"字眼"的留意中,釋放其美學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