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25
中國經學
2021
001
掌橋科研
一站式科研服務平臺
學術工具
文檔翻譯
論文查重
文檔轉換
收錄證明
科技查新
期刊發表
論文輔導
首頁
成為會員
我要充值
退出
我的積分:
中文會員
開通
中文文獻批量獲取
外文會員
開通
外文文獻批量獲取
我的訂單
會員中心
我的包量
我的余額
登錄/注冊
文獻導航
中文期刊
>
中文會議
>
中文學位
>
中國專利
>
外文期刊
>
外文會議
>
外文學位
>
外國專利
>
外文OA文獻
>
外文科技報告
>
工業技術
基礎科學
醫藥衛生
農業科學
教科文藝
經濟財政
社會科學
哲學政法
其他
工業技術
基礎科學
醫藥衛生
農業科學
教科文藝
經濟財政
社會科學
哲學政法
其他
自然科學總論
數學、物理、化學、力學
天文學、地球科學
生物科技
醫學、藥學、衛生
航空航天、軍事
農林牧漁
機械、儀表工業
化工、能源
冶金礦業
電子學、通信
計算機、自動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運輸
輕工業技術
材料科學
電工技術
一般工業技術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圖書館學、情報學
社會科學
其他
自然科學總論
數學、物理、化學、力學
天文學、地球科學
生物科技
醫學、藥學、衛生
航空航天、軍事
農林牧漁
機械、儀表工業
化工、能源
冶金礦業
電子學、通信
計算機、自動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運輸
輕工業技術
材料科學
電工技術
一般工業技術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圖書館學、情報學
社會科學
其他
自然科學總論
數學、物理、化學、力學
天文學、地球科學
生物科技
醫學、藥學、衛生
航空航天、軍事
農林牧漁
機械、儀表工業
化工、能源
冶金礦業
電子學、通信
計算機、自動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運輸
輕工業技術
電工技術
一般工業技術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圖書館學、情報學
社會科學
其他
自然科學總論
數學、物理、化學、力學
天文學、地球科學
生物科技
醫學、藥學、衛生
航空航天、軍事
農林牧漁
機械、儀表工業
化工、能源
冶金礦業
電子學、通信
計算機、自動化
土木、建筑、水利
交通運輸
輕工業技術
材料科學
電工技術
一般工業技術
環境科學、安全科學
圖書館學、情報學
社會科學
其他
美國國防部AD報告
美國能源部DE報告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報告
美國商務部PB報告
外軍國防科技報告
美國國防部
美國參聯會主席指示
美國海軍
美國空軍
美國陸軍
美國海軍陸戰隊
美國國防技術信息中心(DTIC)
美軍標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
美國國土安全數字圖書館
美國科學研究出版社
蘭德公司
美國政府問責局
香港科技大學圖書館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圖書館
OALIB數據庫
在線學術檔案數據庫
數字空間系統
劍橋大學機構知識庫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機構庫
美國密西根大學論文庫
美國政府出版局(GPO)
加利福尼亞大學數字圖書館
美國國家學術出版社
美國國防大學出版社
美國能源部文獻庫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美國陸軍協會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
英國空軍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導彈威脅網
美國科學與國際安全研究所
法國國際關系戰略研究院
法國國際關系研究所
國際宇航聯合會
美國防務日報
國會研究處
美國海運司令部
北約
盟軍快速反應部隊
北約淺水行動卓越中心
北約盟軍地面部隊司令部
北約通信信息局
北約穩定政策卓越中心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
美國國防預算辦公室
美國陸軍技術手冊
一般OA
科技期刊論文
科技會議論文
圖書
科技報告
科技專著
標準
其它
美國衛生研究院文獻
分子生物學
神經科學
藥學
外科
臨床神經病學
腫瘤學
細胞生物學
遺傳學
公共衛生&環境&職業病
應用微生物學
全科醫學
免疫學
動物學
精神病學
獸醫學
心血管
放射&核醫學&醫學影像學
兒科
醫學進展
微生物學
護理學
生物學
牙科&口腔外科
毒理學
生理學
醫院管理
婦產科學
病理學
生化技術
胃腸&肝臟病學
運動科學
心理學
營養學
血液學
泌尿科學&腎病學
生物醫學工程
感染病
生物物理學
矯形
外周血管病
藥物化學
皮膚病學
康復學
眼科學
行為科學
呼吸學
進化生物學
老年醫學
耳鼻喉科學
發育生物學
寄生蟲學
病毒學
醫學實驗室檢查技術
生殖生物學
風濕病學
麻醉學
危重病護理
生物材料
移植
醫學情報
其他學科
人類生活必需品
作業;運輸
化學;冶金
紡織;造紙
固定建筑物
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爆破
物理
電學
人類生活必需品
作業;運輸
化學;冶金
紡織;造紙
固定建筑物
機械工程;照明;加熱;武器;爆破
物理
電學
主題
主題
題名
作者
關鍵詞
摘要
高級搜索 >
外文期刊
外文會議
外文學位
外國專利
外文OA文獻
中文期刊
中文會議
中文學位
中國專利
外文科技報告
清除
歷史搜索
清空歷史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中文期刊
>
其他
>
中國經學
中國經學
CSSCI
Zhongguo Jingxue
發文量:
0
被引量:
2
H指數:
1
開始收錄時間:
-
CNKI綜合因子:
-
維普期刊影響因子:
-
萬方期刊影響因子:
-
創刊時間:
-
中國經學
-聯系信息
主編:
彭林
電話:
-
郵箱:
-
地址:
廣西省桂林市西清路9號
郵編:
541001
收錄匯總
刊內文獻檢索
投稿信息
刊期瀏覽
2021
1期
2020
1期
2期
2019
2期
3期
1期
2018
2期
1期
2016
1期
2期
2015
1期
2期
2014
1期
2期
2013
1期
中國經學 >2021年第001期
學科
年度
全選(
0
)
清除
導出
排序:
按相關性
按時間降序
按時間升序
共
4384
條結果
1.
曹元弼《禮經校釋》學術價值探微
張文;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禮經校釋》是曹元弼的代表性禮學著述,其內容特點是"校經注疏之譌文,釋經注疏之隱義".就校勘而論,主要補正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通過"推比勘誤"之法,多發前人所未發,校勘成果非常豐碩.就釋義而論,主要駁辨胡培翬《儀禮正義》,指摘其疏失及所引諸説之謬誤,其中多有精確不易之見.綜而論之,《禮經校釋》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當與阮氏《校勘記》、胡氏《正義》等相輔而行,洵爲研治《儀禮》必不可無之書.
2.
諸侯婚禮儀式及其謙敬精神
田訪;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婚禮作爲嘉禮之一,亦體現了儒家人倫關係的核心思想——謙敬精神.但《儀禮·士昏禮》主要反映士這一階層的婚禮儀式及其精神內涵,先秦時期各地的實際統治者——諸侯的婚禮儀式及其精神內涵尚未被系統整理.本文通過考察《春秋》《左傳》《禮》《詩》等文獻,將諸侯婚禮儀式提取爲婚聘、納幣、迎娶、媵女、廟見、致女、反馬等環節,並從多個方面探討貫穿於這些儀式中的謙敬之意.另外,諸侯作爲雄霸一方的執政者,其婚禮體現謙敬精神,不僅是禮典的要求,還是治家治國、教化臣民的需要.
3.
陳槃的讖緯研究
梁秉賦;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陳槃的讖緯研究,可以1948年赴臺爲界,分前後二期.前期論著,乃在"古史辨"思潮影響之下,闡明讖緯文獻的核心思想,爲"符應"之説,此一思想源自上古時代的巫祝、占候和史典所掌握的"知識"體系,故爲"古思想之淵海".如剝離後世附益之説,可望挖掘出沉淀、潛藏在這一套文獻之中的上古思想之原貌.後期論著,專注于對讖緯之書的篇目作輯佚與考證,及對其名稱與內容作釋義.與明清學者與現代日本學者的相關論著相比較,可見陳槃輯佚成果之精密周至.
4.
饒宗頤先生與經學研究
陳民鎮;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饒宗頤先生在甲骨學、簡帛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其所倡導的"三重證據法"及"五重證據法",對《禮》《易》《詩》《書》等經典多有探討,尤其突出體現在《禮》《易》二經.在禮學研究方面,饒氏極爲重視"禮"之於中國文化的特殊意義,並批評"薩滿主義"的誤區.同時,饒氏致力於通過卜辭材料勾稽殷禮,追溯周禮之前的古禮嬗變軌跡.在易學研究方面,饒氏運用卜辭、簡帛等出土材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有力推動了易學的研究.面對不斷湧現的新材料,饒氏在世紀之交時提出了"新經學""新校讎學""文藝復興"等命題,是至今仍值得我們深思並研討的.
5.
高葆光《詩經新評價》探微
蕭欣浩;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高葆光《詩經新評價》反《詩序》,求新説,從文學、史料的角度研《詩》的主張,承自民國以來的研《詩》風潮.高葆光主張從文藝角度析詩,構成《詩經新評價》的核心,高氏主要承襲《詩序》、朱《傳》與方玉潤、姚際恒及崔述等説,從中取捨,進而從整體作文藝分析,以發新論,其研究著重去除歷史背景,以平民角度聚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詩經新評價》喜用文學書寫手法,依個人分析歸類均顯其書之特點與價值.高葆光繼清儒後進一步令《詩》文脫離《詩序》,具承先啓後、建立新説的價值.
6.
由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越公其事》談及春秋末期吳國的都城與《禹貢》三江問題
辛德勇;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華簡《越公其事》述勾踐滅吳事,與《國語》略同,其中述及之"江",非長江,實爲韋昭注《國語》之"吳江"或者"松江".春秋末期,吳國都城在今吳淞江以北,《國語》和《越公其事》所記越軍涉江而入吳都史事,非但不能證明春秋末期吳國的都城曾一度徙居長江北岸,反而愈加顯示吳都一直在今蘇州而未曾遷移他處.《禹貢》"三江"則實指長江幹流末尾河段上分離出來的三條水道,而"九江"則是在江、漢二水匯合之後、彭蠡澤以上的長江河道上歧分復合的多條水道.
7.
蘇芃著《〈春秋〉三傳研究初集》出版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春秋〉三傳研究初集》收録論文、札記共十五篇,在前賢論述基礎之上,參以古寫本、古注以及出土文獻等各類新材料,圍繞《春秋》三傳的異文與文本流變等問題展開考辨,析疑解滯,多所發明。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第1,探求《春秋》三傳在唐宋以前的文本面貌,校勘經傳誤字,訓詁疑難字詞。例如《左傳·隱公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前人多以“繄我獨無”爲句,把“繄”看作是發語詞.
8.
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篇涉禮字詞考釋
徐淵;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六)》中的《鄭武夫人規孺子》是一篇述説鄭國初年史事的文章,全篇簡文所述事項發生在舊君鄭武公大斂至小祥這段喪禮重要時期之內,文中有不少涉及喪禮儀節的字詞,其中有幾個關鍵字詞涉及對全文的理解,本文試圖通過對這幾個字詞的重新釋讀和理解,來重構《鄭武夫人規孺子》一篇的禮學內涵,並提供一個更好的全文解讀方案.
9.
從清華簡《繫年》看楚地出土鈔撮類史書源流
張雨絲;
林志鵬;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繫年》與《漢書·藝文志》所著録的幾種"春秋《微》"皆屬於鈔撮類史書,該類史書篇幅相對短小,取材來源廣泛,主要是按照一個或多個主題分章鈔録與編輯史事,當具有以史爲鑒的教材性質.據《繫年》文本能夠推想其所利用的"資料庫"的記事範圍包括整個春秋時期,且已有一些編年綫索,而這個"資料庫"也與成書之際的楚地古本《左氏春秋》關聯密切,可以説"鈔撮"是先秦左氏學傳統的一個面向,《繫年》則是鈔撮類史書傳承的一個例證.
10.
《孟子疏》僞撰説接受考論
王耐剛;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孟子疏》非孫奭所撰,此説爲朱熹提出,然其後至清乾隆初,應者寥寥.乾隆中期以後,學者從各個角度對《孟子疏》加以辨僞,方使朱熹所提出的僞撰説爲學者所接受.而這一接受的過程也反映出乾嘉考據對清代《孟子》學産生的深刻影響,即關注《孟子》舊注舊疏,對舊注舊疏作種種文獻學的考證.
11.
江以達發起主持校刊閩本《十三經注疏》史事考論
沈暢;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江以達在福建提學僉事任上時,全程主持了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工作.通過印本實物版本特徵的對比,證實李元陽江以達銜名係由單江以達銜名挖改而成.江以達早於李元陽開始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工作,是閩本《十三經注疏》校刊的真正發起者.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開始于嘉靖十四年江以達赴任之後,完成時間在嘉靖十六年底至十七年五月之間.爲了給任滿回道考察增加政績,李元陽中途加入了閩本《十三經註疏》的校刊工作.江以達發起校刊閩本《十三經註疏》史事的細節,對明代中前期的經學風尚、經學文獻出版與傳播認識的深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12.
陳立疏解《白虎通》缺失考
邵紅艷;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人陳立《白虎通疏證》是注釋班固《白虎通》的集大成之作.陳立在《白虎通》文本校勘與訓詁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績,但是陳立疏解《白虎通》的徵引文獻與斷案語存在疏漏之處,亟待校理完善.
13.
古籍再點校應遵循的標準——以俞樾《茶香室叢鈔》爲例
汪少華;
顔春峰;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本文針對中華書局《茶香室叢鈔》點校本存在的主要問題,從甄別採納已有的校勘成果、糾正《春在堂全書》本的錯訛、補出《春在堂全書》本的缺漏、改正點校本排印錯訛、完善點校本引號、改正點校本斷句錯誤六個方面,談談古籍再點校應達到的標準.
14.
編後記
彭林;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2019年歲末,亥子迓餞之際,舉國歡慶,不料網上有人提醒“來年是庚子年”!1900年的“庚子賠款”,乃中華之奇恥大辱,切膚之痛,至今猶在。以六十甲子爲輪回週期,是中國特有的文化現象。2020又是庚子,莫非又有國難?多數人對此付之一笑:科學昌明至今,誰還如此迷信?千萬意料之外,2020的庚子,昊天不吊,新冠病毒肆虐,武漢封城,確診與死亡人數,逐日攀升,國難驟然降臨,蒼生慘遭荼毒。
15.
夏炘喪服學著作與思想考述
孫逸超;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儒夏炘兩部禮學著作,反映其不同時期之喪服思想。《學禮管釋》所收文字是其三十一歲入都前所作,三十五歲丁內艱是其思想轉變的關鍵,四十一歲外艱後學術大定,《三綱制服尊尊述義》是其後所定之著作。夏炘早年喪服思想以恩服、義服二例解釋喪服,而中年以後則以三綱尊尊義例建立喪服體系。通過學術演進、思想歷程的考證,可知其尊尊之例並非爲針對淩廷堪而作,實爲其喪服思想內在發展的結果。
16.
清華簡《鄭武夫人規孺子》篇涉禮字詞考釋
徐淵;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六)》中的《鄭武夫人規孺子》是一篇述説鄭國初年史事的文章,全篇簡文所述事項發生在舊君鄭武公大斂至小祥這段喪禮重要時期之內,文中有不少涉及喪禮儀節的字詞,其中有幾個關鍵字詞涉及對全文的理解,本文試圖通過對這幾個字詞的重新釋讀和理解,來重構《鄭武夫人規孺子》一篇的禮學內涵,並提供一個更好的全文解讀方案。
17.
從清華簡《繫年》看楚地出土鈔撮類史書源流
張雨絲;
林志鵬;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繫年》與《漢書·藝文志》所著録的幾種“春秋《微》”皆屬於鈔撮類史書,該類史書篇幅相對短小,取材來源廣泛,主要是按照一個或多個主題分章鈔録與編輯史事,當具有以史爲鑒的教材性質。據《繫年》文本能夠推想其所利用的“資料庫”的記事範圍包括整個春秋時期,且已有一些編年綫索,而這個“資料庫”也與成書之際的楚地古本《左氏春秋》關聯密切,可以説“鈔撮”是先秦左氏學傳統的一個面向,《繫年》則是鈔撮類史書傳承的一個例證。
18.
再論撫州本鄭玄《禮記注》
王鍔;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撫州本是今存所見鄭玄《禮記注》最早的宋刻本,開鄭玄《禮記注》附《釋文》之先例,其經注文字與婺州本《禮記注》、八行本《禮記正義》經注同源。將撫州本與婺州本、余仁仲本《禮記注》和八行本《禮記正義》等《禮記》代表性版本進行校勘,撫州本不僅可校正《禮記》其他版本之訛脫衍倒,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獻價值,且能爲研究鄭玄學術成就提供可靠的資料。
19.
高宗紹興視學禮與南宋初期的政治
姚永輝;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以宋代教育制度改革爲背景,皇帝視學禮發生轉折性變化,從哲宗到高宗,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備的視學儀式。“宋金和議”後旋即啓動皇帝視學事宜,運用“建隆故事”以論證興學、視學的正當,又依照“徽宗故事”以王者之制營建廟學空間並細定節目,強化了高宗政權的合法性,御街行幸與廟學空間的儀式過程則彰顯著皇帝的政治意志與權威。對於和議初定,亟須使偃武修文的國是獲得普遍認同,使人心轉向思安的高宗而言,紹興視學禮早已超出立學設教、尊孔崇儒的意義。學界對宋代視學禮的深入研究幾付諸闕如,通過追溯高宗紹興視學禮及其前後的歷史場景,討論特定時期禮儀行爲的特殊意義,有助於理解宋代視學禮的變化及其特徵,同時爲窺探南宋初期政治文化語境提供一個視角。
20.
辛智慧《春秋正辭箋》出版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春秋正辭箋》,清莊存與(1719—1788)撰,辛智慧箋,中華書局2020年11月出版。作爲清代公羊學和常州學的肇端之作,《春秋正辭》一書直接開啟了晚清百餘年的公羊學思潮,對清代後期的學術、思潮乃至政治氛圍,皆有重大影響,錢穆先生稱之爲“足以掩脅晚清百餘年來之風氣而震盪搖撼之”(《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其重要性殆無疑義。
21.
曹元弼《禮經校釋》學術價值探微
張文;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禮經校釋》是曹元弼的代表性禮學著述,其內容特點是“校經注疏之譌文,釋經注疏之隱義”。就校勘而論,主要補正阮元《儀禮注疏校勘記》,通過“推比勘誤”之法,多發前人所未發,校勘成果非常豐碩。就釋義而論,主要駁辨胡培翬《儀禮正義》,指摘其疏失及所引諸説之謬誤,其中多有精確不易之見。綜而論之,《禮經校釋》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當與阮氏《校勘記》、胡氏《正義》等相輔而行,洵爲研治《儀禮》必不可無之書。
22.
諸侯婚禮儀式及其謙敬精神
田訪;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婚禮作爲嘉禮之一,亦體現了儒家人倫關係的核心思想——謙敬精神。但《儀禮·士昏禮》主要反映士這一階層的婚禮儀式及其精神內涵,先秦時期各地的實際統治者——諸侯的婚禮儀式及其精神內涵尚未被系統整理。本文通過考察《春秋》《左傳》《禮》《詩》等文獻,將諸侯婚禮儀式提取爲婚聘、納幣、迎娶、媵女、廟見、致女、反馬等環節,並從多個方面探討貫穿於這些儀式中的謙敬之意。另外,諸侯作爲雄霸一方的執政者,其婚禮體現謙敬精神,不僅是禮典的要求,還是治家治國、教化臣民的需要。
23.
陳槃的讖緯研究
梁秉賦;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陳槃的讖緯研究,可以1948年赴臺爲界,分前後二期。前期論著,乃在“古史辨”思潮影響之下,闡明讖緯文獻的核心思想,爲“符應”之説,此一思想源自上古時代的巫祝、占候和史典所掌握的“知識”體系,故爲“古思想之淵海”。如剝離後世附益之説,可望挖掘出沉淀、潛藏在這一套文獻之中的上古思想之原貌。後期論著,專注于對讖緯之書的篇目作輯佚與考證,及對其名稱與內容作釋義。與明清學者與現代日本學者的相關論著相比較,可見陳槃輯佚成果之精密周至。
24.
饒宗頤先生與經學研究
陳民鎮;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饒宗頤先生在甲骨學、簡帛學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其所倡導的“三重證據法”及“五重證據法”,對《禮》《易》《詩》《書》等經典多有探討,尤其突出體現在《禮》《易》二經。在禮學研究方面,饒氏極爲重視“禮”之於中國文化的特殊意義,並批評“薩滿主義”的誤區。同時,饒氏致力於通過卜辭材料勾稽殷禮,追溯周禮之前的古禮嬗變軌跡。在易學研究方面,饒氏運用卜辭、簡帛等出土材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見解,有力推動了易學的研究。面對不斷湧現的新材料,饒氏在世紀之交時提出了“新經學”“新校讎學”“文藝復興”等命題,是至今仍值得我們深思並研討的。
25.
高葆光《詩經新評價》探微
蕭欣浩;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高葆光《詩經新評價》反《詩序》,求新説,從文學、史料的角度研《詩》的主張,承自民國以來的研《詩》風潮。高葆光主張從文藝角度析詩,構成《詩經新評價》的核心,高氏主要承襲《詩序》、朱《傳》與方玉潤、姚際恒及崔述等説,從中取捨,進而從整體作文藝分析,以發新論,其研究著重去除歷史背景,以平民角度聚焦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詩經新評價》喜用文學書寫手法,依個人分析歸類均顯其書之特點與價值。高葆光繼清儒後進一步令《詩》文脫離《詩序》,具承先啓後、建立新説的價值。
26.
由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越公其事》談及春秋末期吳國的都城與《禹貢》三江問題
辛德勇;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華簡《越公其事》述勾踐滅吳事,與《國語》略同,其中述及之“江”,非長江,實爲韋昭注《國語》之“吳江”或者“松江”。春秋末期,吳國都城在今吳淞江以北,《國語》和《越公其事》所記越軍涉江而入吳都史事,非但不能證明春秋末期吳國的都城曾一度徙居長江北岸,反而愈加顯示吳都一直在今蘇州而未曾遷移他處。《禹貢》“三江”則實指長江幹流末尾河段上分離出來的三條水道,而“九江”則是在江、漢二水匯合之後、彭蠡澤以上的長江河道上歧分復合的多條水道。
27.
蘇芃著《〈春秋〉三傳研究初集》出版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春秋〉三傳研究初集》收録論文、札記共十五篇,在前賢論述基礎之上,參以古寫本、古注以及出土文獻等各類新材料,圍繞《春秋》三傳的異文與文本流變等問題展開考辨,析疑解滯,多所發明。具體而言,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第1,探求《春秋》三傳在唐宋以前的文本面貌,校勘經傳誤字,訓詁疑難字詞。例如《左傳·隱公元年》“爾有母遺繄我獨無”,前人多以“繄我獨無”爲句,把“繄”看作是發語詞.
28.
《孟子疏》僞撰説接受考論
王耐剛;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孟子疏》非孫奭所撰,此説爲朱熹提出,然其後至清乾隆初,應者寥寥。乾隆中期以後,學者從各個角度對《孟子疏》加以辨僞,方使朱熹所提出的僞撰説爲學者所接受。而這一接受的過程也反映出乾嘉考據對清代《孟子》學産生的深刻影響,即關注《孟子》舊注舊疏,對舊注舊疏作種種文獻學的考證。
29.
江以達發起主持校刊閩本《十三經注疏》史事考論
沈暢;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江以達在福建提學僉事任上時,全程主持了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工作。通過印本實物版本特徵的對比,證實李元陽江以達銜名係由單江以達銜名挖改而成。江以達早於李元陽開始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工作,是閩本《十三經注疏》校刊的真正發起者。閩本《十三經注疏》的校刊開始于嘉靖十四年江以達赴任之後,完成時間在嘉靖十六年底至十七年五月之間。爲了給任滿回道考察增加政績,李元陽中途加入了閩本《十三經註疏》的校刊工作。江以達發起校刊閩本《十三經註疏》史事的細節,對明代中前期的經學風尚、經學文獻出版與傳播認識的深入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0.
陳立疏解《白虎通》缺失考
邵紅艷;
《中國經學》
|
2020年第002期
摘要:
清人陳立《白虎通疏證》是注釋班固《白虎通》的集大成之作。陳立在《白虎通》文本校勘與訓詁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成績,但是陳立疏解《白虎通》的徵引文獻與斷案語存在疏漏之處,亟待校理完善。
中國經學的期刊信息
創刊時間:
-
地區:
-
語言:
中文
熱門主題:
-
學科分類:
中國經學的獲獎情況
中國經學的收錄情況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2019-2020)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2017-2018)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 (2014-2015)
中國經學的投稿信息
通訊地址:
廣西省桂林市西清路9號
郵編:
541001
意見反饋
回到頂部
回到首頁
古代妓院做爰片120分钟_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天美蜜桃_日韩欧精品无码视频无删节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久久_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线观看_欧美熟妇呻吟猛交XX性_东北露脸46熟妇ⅩⅩXX
国产FREEXXXX性播放麻豆_久久精品亚洲乱码伦伦中文_日日摸天天添天天添无码国产_丰满又大又圆美乳
在教室里把跳D开到最大_被征服到高潮的娇妻精品小说_无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浪潮AV_米地被老头添的好爽
妇荡岳丰满少妇岳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_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免费视频蜜桃_嗯啊小SAO货奶头好硬男男
疯狂做受XXXX高潮中国_艳阳门无删照片1400还有视频_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_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唯爱网_国语对白国产成人AⅤ片_熟女俱乐部五十路六十路AV_亚洲R成人AV久久人人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