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使用2011-2015年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及2014生命歷程數據,分別利用多層線性模型和多層邏輯模型論證產假時長對中國城鎮母親健康自評、患慢性病和心理健康的長期影響.研究證明沒有產假或者產假太短、太長都不利于母親身心健康.具體而言,不管是生育第一孩還是第二孩,與沒有休產假的母親相比較,休產假99-128天、159-179天的母親健康自評更好,但是當第二孩產假超過半年后,母親健康自評反而變差了;不管是生育第一孩還是第二孩,休產假對母親患慢性病有抑制作用,產假延長至半年時,抑制作用達最高值,但是當第二孩產假超過半年時,母親患慢性病可能性變大;對于生育第一孩的母親而言,休產假對母親心理健康起保護作用,產假越長,保護作用越大,產假長達半年時影響效果最顯著.因此,產假時長為六個月是最有利于母親身心健康的選擇.同時,文章還探討了生育事件的三個維度(初育年齡、是否有男孩、是否流過產)對母親健康產生的影響.建議加強生育保險政策中關于產假時長和生育津貼補給率的科學論證并在生育保險范疇中納入非正規就業女性;加強二孩生育配套服務,重視生殖健康服務和心理健康問題的防治;建立現代生育文化,推進性別平等建設.